全球低碳化工巨头——卫星化学

作者

招财


一、国内丙烯酸“掌门人”


最近,很多小伙伴在后台留言要翻牌卫星化学, 宠粉的研究员小哥就把化学元素周期表翻了个遍,写了本期调研视频。大家有想了解的公司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会择优调研哈。


回到卫星化学,它是国内最大、全球五大丙烯酸生产商之一的化工巨头。而化工产业十分庞杂而重要,小到手机壳、塑料杯,大到航天材料、国防设备等跟它息息相关。


纵观我国过去30年发展史,从初级的尿素、甲醇,逐渐扩张到MDI、丙烯酸等中游化工,并向电子化工延伸,一步一步地在价值链往上爬。当然,它的难度也在叠加,现代化工业对产业配套要求极高,好比金砖大国的印度还没有一座现代化的化肥厂。


丙烯酸(化学公式: C3H4O2)就是现代化工极为重要的原料之一,结合化学公式看,整个产业链简称:C3,后面的C2产业链同理。


看似很陌生,其实它的下游成品之一的SAP(高吸水性树脂),就是纸尿裤的主要成分。除此之外,C3产业链上大量化工品,比如做塑料的聚丙烯、做涂料的丙烯酸酯、氢气等等,它们都在卫星化学的产品结构里。

               

目前,全球丙烯酸产能接近900万吨,38%来自于中国,其次是北美和欧洲。2017年至今,中国产能从308万吨提升到360万吨,是全球增速最稳健的国家之一。


从全球的竞争格局看,前10名巨头合计产能约678万吨,CR10约为75%,与各大化工品类似,都是寡头垄断格局。其中,巴斯夫有最大的丙烯酸产能,达到150万吨/年,随着卫星化学的产能陆续投放,已经跻身世界前五,甚至有赶超LG化学的势头。


而且,产业整体还加速向中国转移,对于卫星化学等本土企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那么,这个风口要怎么看呢?



二、 量价齐升,营收大满贯

利润创下单季度新高!4月26日,卫星化学发出一季度喜报,在去年三位数的增速下,一季度营收81.38亿元,同比增长124.5%。

               

能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单,离不开本轮化工产品的高景气,以及公司对“廉价”能源的套利策略。


打开卫星化学的年报,目前丙烯酸及酯为公司第一主要产品,占比达到45.6%,聚丙烯占比37.6%,SAP和高分子乳液分别占4.4%和3.6%。

                

去年受供需趋紧影响,丙烯酸及酯产品全年价格大幅上涨68.7%,其他产品也出现不同程度涨价,极大地推动了公司的盈利增长。


一方面的价格持续攀升,另一方面卫星化学的产能也在释放。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C3全产业链的布局,拥有66万吨/年丙烯酸,75万吨/年丙烯酸酯,45万吨/年聚丙烯、15万吨/年SAP等雄厚的产能布局,成为我国产能快速崛起的关键力量。

去年5月连云港C2项目一阶段一次性启动成功,开始贡献业绩,这又是卫星化学的下一步大棋。后面还会聊到。


当前,公司凭借着超强的工艺技术在对低碳原料的选择上,避开了传统煤炭路线和石油路线的高成本,而是采用能源的廉价副产物生产同样的化学品,这种“低买高卖”的形式尽可能的推动了利润最大化。


这些先进的化工产能使得公司毛利率从15年的8.52%一点一滴地提升到31.72%,

       

所以,近两年的好业绩不仅仅是涨价带来的红利,而是依靠优秀的“炼金术”在化工价值链上不断往上爬而得来的。


在“量价齐升”合力推动下,卫星化学去年一年的利润等于过去5年利润的总和。


而且,公司在17年战略转型化学新材料之后,管理层执行十分出色,17年到21年收入和利润年均增速分别达到36%、58%,可谓是一匹磨平周期的化工大白马。



三、下一个化工“全能冠军”


进入2022年,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甚至达到140美元/桶的历史高价!当下能源供给危机四伏,迫使化工行业快速向低碳材料替换。


卫星化学更是立下flag,要打造立足轻烃一体化的绿色低碳龙头。这对公司的未来有什么影响?


要想看懂它的未来,首先的了解它的工艺。以卫星化学的大头产品丙烯酸为例,翻开产业链,如果把丙烯酸比作面包的话,那么,原材料丙烷就是大米,然后“研磨”成面粉——丙烯。

               

这个研磨过程,一共分3种化学工艺:石化路线、煤化工路线、油气路线。

               

其中,石化路线的产能达到56.4%,是我国,乃至全球最主要的生产路径。但由于“富煤少油缺气”的能源禀赋,近年我国大力发展煤化工、油气路线,前者为代表的CTO和MTO工艺合计占比达21.9%,油气路线为代表的PDH占比21.6%。

               

卫星化学使用的是PDH工艺,由于使用的丙烷、乙烷等原料是来自美国页岩气副产物,不仅价格低,与原油关联度还弱,有很大的成本优势。

               

过去煤化工的优势在于煤炭成本低,今年动力煤价狂涨,严重侵蚀了煤化工的利润,反而成就了丙烷、乙烷的高光时刻。并且,PDH是目前丙烯收集率最高的工艺,能达到80%以上,比传统石化路线高出2倍!


所以,我们看到一个发展路径,就是在碳中和的大潮下,PDH工艺的低碳路线是我国化工产业的“必经之路”。当主要经济体都开始进行“碳中和”后,煤化工受到成本上涨和扩张困难两大利空时,轻烃化工就可以凭借着独特优势,杀出重围。


这就能理解,卫星化学沿着这个技术基础上还拿下了C2产业链的乙烷裂解,它的收率是柴油裂解工艺的3倍。

               

连云港石化的C2项目二期刚运营,首发毛利率就超过主营产品。

                                

关键是,C2产业里光乙烯的产量就占全球石化产品的50%以上。又是一个超级庞大而巨头林立的大蛋糕。


翻开我国化工崛起史,从一个化肥都要进口的化工新手,蜕变成如今全球第一的化工大国,可谓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但来到当下,我国化工单料冠军不少,却极其缺乏巴斯夫这类全能冠军。


相信在C3和C2产业链的合力之下,卫星化学会是我国化工产业的下一个“全能冠军”。





声明

本文章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仅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本文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但本公司及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也不保证本报告所包含的信息或建议在本报告发出后不会发生任何变更,且本报告中的资料、 意见和预测均仅反映本报告发布时的资料、意见和预测,可能在随后会作出调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 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者在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等方面的最终操作建议。 本公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投资者作出的最终操作建议做任何担保,没有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 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据本报告做出的任何决策与本公司和本文作者无关。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股友互动

招财

有用 0
收藏 0
评论 0

文章539篇,3.5人订阅

招财

发表文章篇,0人觉得有用

最近内容

    下一篇

    微信公众号:
    投研派

    微信小程序:
    投研派

    回到顶部
    戳一戳千万两